“中國和哈薩克斯坦是好鄰人、好伴侶、好伙伴,兩國國民有著數千年的友愛來往史,配合譜寫了古絲綢之路文明交通互鑒的美妙詩篇。”
本年3月29日,習近平主席同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分辨向2024中國“哈薩克斯坦游玩年”揭幕式致賀信,習主席在賀信中如許表現。
設在哈薩克斯坦總統府內的“哈薩克斯坦-中國千年對話”藝術展。總臺央視記者 楊立峰 攝
1700多公里的配合鴻溝,2000多年的友愛來往汗青,一條古絲綢台灣包養網之路,將中哈兩國牢牢聯絡接觸在一路。
2022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哈薩克斯坦停止國是拜訪。盛大接待典禮后,托卡耶夫總統約包養請習主席走進“哈薩克斯坦—中國千年對話”藝術展,一道摸索汗青文明的浩瀚。
“師父和夫人不會包養管道同意的。”
展覽擺設了哈薩克斯坦國度藝術博物館館躲的中哈兩國藝術珍品。一件件優美的中國繪畫、瓷器,以及哈薩克斯坦絲織品、陶瓷制品,是中哈千年殘暴文明互學互鑒的活潑寫照,也是兩國國民世代友愛往來的汗青見證。
現在,絲路上的駝鈴聲早已淡出汗青,但中哈友愛來往的腳步卻從未停歇。
2013年9月,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習近平主席頒發題為《弘揚國民友情 共創美妙將來》的主要演講,初次提出配合扶植“絲綢之路經濟帶”嚴重建議。曾是古絲綢之路焦點要地的哈薩克斯坦,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
曾在現場凝聽演講的阿拉伊·薩尼亞佐娃表現,習主席在講話中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時,臺下凝聽的先生、官員、記者們都為之興高采烈,以為“哈薩克斯坦將會由於這一巨大建議而迎來更年夜成長機會”。
2023年5月17日下戰書,國度主席習近平在西安同來華列席中國—中亞峰會并停止國是拜訪的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談判。談判后,兩國元首簽訂了《中華國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結合講明》,配合見證簽訂經貿、動力、路況、農業、互聯互通、人文、處所等範疇多項雙邊一起配合文件。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10多年來,中哈兩國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為主線,各範疇一起配合獲得豐富結果,惠及兩國國民,讓中哈連綿千年的絲路友誼煥發新活氣。正如哈薩克斯坦諺語所講,“友情是永不乾涸的財富。”
哈薩克斯坦最年夜城市阿拉木圖的郊區南部,有一條以中國有名音樂家冼星海定名的街道——冼星海年夜街。
1942年,冼星海輾轉離開阿拉木包養妹圖。在舉目無親、貧病交集之際,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採取了他,為他供給了一個暖和的家。
在阿拉木圖的幾年時間里,冼星海創作了《平易近族束縛》《神圣之戰》《滿江紅》等有名音樂作品,并依據哈薩克平易近族好漢阿曼蓋爾德的業績創作出交響詩《阿曼蓋爾德》,鼓勵人們為抗擊法西斯而戰,遭到本地國民普遍接待。
2019年,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合拍片子《音樂家》,記載下冼星海和拜卡達莫夫用音曲譜寫的中哈兩國國民間的巨大友情。片子上映后,榮獲多項年夜獎。
圖為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的冼星海留念碑。 新華社發(葉蓮娜攝)
“我們全家之所以在生涯拮據、冒著風險的情形下,也要救助冼星海,是由於哈中兩國國民自古就有患難互助的傳統。”回想起舊事,拜卡達莫夫的女兒巴德爾甘密意說道:“哈中世代友愛的汗青記憶早已寫進了我們的基因,代代相傳。”
國之交在于平易近相親。習近平主席指出:“文明交通與游玩一起配合是中哈民氣相通的主要橋梁和紐帶。”
近年來,中哈兩國在推進游玩一起配合方面不竭獲得新結果。
2017年11月,中國駐阿斯塔納游玩處事處正式成立,成為我國在中亞國度建立的首個游玩處事處,為增進中哈兩國文明和游玩交通施展積極感化。
2023年11月,中哈互免簽證協議正式失效,兩國游客進境游玩加倍方便,“雙向奔赴”翻開“詩與遠方”。
2024年,在中國“哈薩克斯坦游玩年”框架下,跨越35項運動將舉行。
…………
不只這般,互設文明中間協議簽訂,魯班工坊落地,青年交通美談頻傳……中哈兩國人文交通一起配合不竭走深走實,讓延續千年的友愛友誼加倍深刻人心。
在哈薩克斯坦魯班工坊car 維護修繕技巧實訓區,兩名技巧員正在操縱調試由中方供給的智能機械人車。哈薩克斯坦魯班工坊位于東哈薩克斯坦州首府厄斯克門,該項目由天津個人工作年夜學與東哈薩克斯坦技巧年夜學配合承建,于2023年12月9日開端試運轉。本報記者 趙益普 攝
面向將來,習主席提出殷切盼望:“深化游玩一起配合、促進職員往來、賡續千年友情,聯袂扶植好中哈關系新的‘黃金三十年’,為構建中哈命運配合體作出新的進獻。”
謀劃:田俊榮、馬小寧、劉曉鵬
兼顧:楊學博、姜赟、王恬、王芳
和諧:李 翔、孟祥麟、梁昌杰、宋靜思、鄺西曦
文字:趙益普、吳姍
編纂:仰婉晨
校訂:馬原、曹磊包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