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地圖上看,長江與珠江是兩條沒有直接交匯的水系,一條流入東海,另一條流入南海。
進入新時代,東西部協作不斷深化,一滴滴山泉水從長江中上游的貴州銅仁市印江自治縣出發,源源不斷地見證流入珠江口東岸的廣東東莞市場。
從西南到華南,跨越千里的旅程,一滴水經歷了什么?
探水
那是2021年的初夏。隨著新一輪東西部協作時租全面啟動,東莞市寮步鎮、黃江鎮、石排鎮組團與印江自治縣小樹屋結成協作幫扶對子。
剛從東莞到印江,粵黔協作工作隊銅仁工作組印江小組(以下簡稱“印江小組”)克服異地他鄉氣候、生活、工作上的困難,白天了解印江發展所需,晚上討論幫扶措施。
“印江生態分享好,溪流特別多,山泉水沒有很好地用起來,覺得有點可惜。”寮步鎮房地產管理所所長余榮芳回憶,為摸清水源情況,印江小組清早就從縣城出發,跑遍印江東南西北,回到住處已是深夜。
“水質肯定好,但數據更有說服力。”印江小組詳細收集印江重點水源點的檢測信息,還特地從東莞市邀請專業團隊到印江檢測水質。
“印江弱堿性水質正是東莞市場所需!”比對多個水源點檢測結果,印江小組堅定地把印江山泉水作為消費幫扶的重點產品。
聯想到東莞市場需要瓶裝水,而印江8家小微企業都只能生產桶裝水,余榮芳一時為難:“瓶裝山泉水生產誰來做?聚會”
“白云山泉來做!”突如其來的驚喜,讓印江白云山泉有限公司負責人嚴格不知所措,“建廠之初沒有長遠打算,只想到生產桶裝水供應本地。”
面對難得的市場商機,嚴格沒有放棄。隨后去外地考察、籌錢買設備、設計包裝瓶……2024年夏天,小型瓶裝水生產設備正式投入使用,每天產量500件左右。
印江小組帶著5件瓶裝水回到東莞,向“娘家”推銷印江山泉水。余榮芳說:“大家覺得水質非常好,東莞市人大機關還率先把印江山泉水作為會議專用水。”
在東莞市農特產品展銷會上,印江山泉水亮相在更多東莞人面前,寮步鎮供銷社現場就預訂了1000件瓶裝水。
“真沒想到,訂單來得這么快!”接下東莞市場首筆訂單,嚴格興奮了一夜。3天后,千件瓶裝山泉水順利到達寮步鎮供銷社。
換裝
“這是供東莞市場的大眾款,這是黃江定制的,這是厚街定制的,各有不同的文化元素……”說起不同包裝的瓶裝山泉水,嚴格流露出滿滿的自信。
然而,回憶起接收的第一批印江瓶裝水,寮步鎮供銷社副經理李永杰禁不住撲哧一笑,說:“印江水質特別好,唯一不足的就是包裝和品牌名稱了。”
嚴格直言:“最初我們的產品包裝土里土氣,外觀確實不好看。”
品牌如何打造?市場誰來推?經過市場調研和靜心思考,印江小組決定在“廣東企業+印江資源”“廣東市場+印江產品”的模式中探索答案。
2022年10月,通過印江小組牽線搭橋,廣東互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印江白云山泉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協作共建瓶裝水生產線,打造適合東莞消費需求的水產品。
“做大山泉水在東莞的市場,首先就得從更換包裝和產品名稱開始。瑜伽教室”走進印江考察,廣東互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悟頡果斷表示。
換設備、換包裝,談何容易!嚴格說,當時很擔心:“前幾年投入的都還沒有回本,添加設備又是一筆數目不小的資金。”
“今后你負責產品生產,我負責品牌建設和市場銷售,設備資金上我可以幫助。”朱悟頡再次給了嚴格“定心丸”。嚴格硬著頭皮買了一套全新的大型瓶裝水生產設備。
“從產品名稱到瓶子設計,每一個細節都花了一番心思。”朱悟頡說,經過2個多月的征集、比選,最終確定“甄梵”作為莞印兩地消費協作產品品牌,并成功注冊商標。
2022年12月11日,第一批改頭換面的“甄梵山泉水”銷往東莞市場,備受人們喜愛,銷量從每月1200件逐漸上升到每周1200件。
莞印協作,企業聯姻。如今,印江大山里的一滴水、一朵菌、一片茶、一粒米,都換上“甄梵”新裝,暢銷粵港澳大灣區。
路途
清晨,一抹暖陽斜照著印江大山里的峨嶺街道上槽村,山泉水加工廠里又熱鬧了起來,來自村里的10名工人忙著將瓶裝水裝上卡車。
“嚴總,1200件瓶裝水裝車完畢。”“好,路上注意安全,一路平安!”上午10時許,嚴格與卡車司機夏磊驗單結束,貼著“粵黔協作·莞愛銅行”布標的卡車又從大山里出發,開往1000多公里外的東莞。
目送卡車沿著蜿蜒山路出村,村民秦應敖感慨:“以前交通不方便,到東莞打工要轉好幾趟車。現在政策好、交通好,山泉水直達東莞。”
一路上,卡車從通組路、通村路走上省道、國道,途經杭瑞、滬昆、二廣、珠三角環線等高速要道。車窗外,青山綠水、特色產業、美麗村莊目不暇接;后視鏡里,“山海情深·攜手振興”布標翻飛……
家住江西省新余市的卡車司機夏磊已是舞蹈教室第三次從印江運瓶裝水到東莞。夏磊回憶:“從2010年起開掛車跑貨運,曾到過銅仁市區,那個時候的印江還沒有通高速,山路彎多坡陡,不好走,教學也不愿跑印江。”
2024年年底,夏磊徹底刷新了對印江的印象。嚴格說,當時由于東莞要貨有點急,印江本地貨運司機都在外地跑,嚴格通過“運滿滿”App預約貨車,夏磊很快接了單,卻又馬上反悔。
“印象中印江路況不好,不想接單。”夏磊說,通過嚴格耐心介紹和自己在網上查閱資料,全面了解印江到東莞的路況,方才消除顧慮。
夏磊表示,一路上感受最深的是山區路網建設成效。他笑著說:“現在好了,印江有高速了,東西部協作讓山里的很多農特產品和工業產品都賣得出去。”
從印江到東莞,卡車經過2次加油、3次休息、5次加水、16個小時,到達東莞市東西部協作消費幫扶倉庫,已是次日凌晨兩點。
入粵
東西部協作消費幫扶倉庫里,印江龍津街道貴江村村民任愛國和工友忙著卸水。
“家鄉的水能賣到東莞來,心里非常自豪,每次搬著都有一種親切感。”任愛國激動地說。
卸貨、裝車、送水是任愛國的差事。跟隨任愛國送水到寮步鎮供銷社,柜臺前的印江山泉水引人注目。銷售員鄺偉標說:“印江的水口感好,很受歡迎,鎮、村商店都有銷售點。”
東莞,一個常住人口超千萬的南方地級市,是嶺南文明重要發源地、改革開放先行地。一滴水又是如何融入東莞人的生活呢?寮步鎮鄉村振興辦副主任黃西堅定地說:“品鑒會功不可沒。”
莞印協作以來,寮步組團每年舉辦消費幫扶農特產品品鑒會,讓消費者免費試嘗印江地道風味。“印江山泉水泡茶有特別之處,每次品鑒會都有大量采購訂單。”黃西說,從會議試用到消費倡導,再到自主購買,一滴水與東莞人的情誼逐漸升華。
“就寮步鎮而言,夏天每月供應2000件,冬天每月差不多1000件。”寮步鎮供銷社經理彭雄標說,印江山泉水流入東莞市場,逐步被人接受,并非一蹴而就。
朱悟頡肯定地說,第二“功臣”要算消費幫扶專館專區。莞印兩地協作不斷深化,寮步、黃江、石排加大企業扶持力度,各鎮建立消費幫扶專館、專柜等線下平臺,東莞、珠海、惠州等地銷售網點近100個,促進印江產品出山達海。
一滴水,兩地情。2024年來,印江小組持續在廣東市場推介印江山泉水產品,在粵銷售面已從3個結對幫扶鎮,擴展到厚街、常平等20多個鎮街。
“從西南山區走向粵港澳大灣區,一滴水見證了東西部協作深厚的山海情誼,折射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政策優越性。”印江副縣長、粵黔協作印江小組組長魏元春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強化莞印消費協作,讓山區里的一滴水走得更遠。